129.兴亡半章间-帝国北凉军-《从骑士到皇帝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他一岁时,亚力山卓家族,因跟波斯的战争中元气大伤,被其他军镇联手赶到北疆,地盘是更大了,却有覆灭可能。

    所以斯玛昭不同历代族长,阅览群书,学问丰富,他还不能好好说话时,就练习拿木剑,骑木马。

    稍大时,他开始跟凉人为伍,能流利说三种凉语,他为人大方,对拉丁人跟凉人一视同仁,遇见不公之事,总会出头。

    他马鞍上备着两副弓箭,能在骏马飞奔时,左右开弓,凉人无不信服,称他“游侠”。

    受北疆土壤养育,他为人处世很受凉人胃口,吸引许多人才来投,“游侠-斯玛昭”,这名号越来越大。跟父亲在北疆站稳脚跟,打出一片新天地后,整个帝国西北,开始被雷霆吞灭。

    以前难以扩土,但如今三面都是外族,凭借各种手段,雷霆所能“暴鸣”之地越来越广。

    名为“北凉军”的军队兴起,亦是帝国最强战力,实际上形成国中之国的局面,帝国制衡不了亚力山卓家族,就只能更加努力安抚。

    他的姑母(已殁)曾是“拜皇尼禄”的第二位皇后,妹妹则是目前拜廷在任的皇后。

    但这更使他狂傲,他常对亲信道,““大将军”这职务算什么,“太阳普照之地,江河流经之所,皆为亚力山卓天下”。”

    对他来说,这句话只能这样写,只有这么长!

    他赤裸裸的权力欲望,让以东南方军阀-“东卓”为首的反对贵族们给他编了许多逆言,聘请吟游诗人,行商,散播各地,孩童都能朗朗上口的一句是-

    “斯玛昭野心,路人皆知”,以此警示拜皇尼禄,要早做防备。

    但斯玛昭媚上之术做的甚好,帝都“君士坦丁”中,扣除拉拢不了的对象,但凡能跟尼禄说上话的,他都用金子收为己用,次点的与之交好,最差也要保持中立,否则,进食时,碗盘出现毒蝎子,酒被倒入炼金药剂,是常有之事。

    这些除去政敌的方式,古已有之,斯马昭如此作派,使拜廷暗杀风气更强,如今贵族出入帝都,皆带私兵,皇权已摇摇欲坠,就差一点火苗。

    今拜廷武力,可粗分中央,地方二系,地方武力以斯玛昭最强,而中央禁军,目前则由尼禄信赖的十位内侍(阉人)掌握。

    尼禄统治超过半世纪的帝国,贵族叛乱不绝,杀了一批又一批,这让尼禄反思,认为

    阉人比贵族可信,他们无法传承家族,与皇帝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。

    尤其经历过十年前,亲生子女的叛乱后,他更确信这种想法无误,他忘了史书上,三位拜皇之死是跟阉人有关,他把“宫廷禁军统领”职位分给十个亲密的阉人,替他分担政务。

    这十位掌握力量的阉人,获得“内侍”职位,他们常待尼禄左右,被称“十常侍”

    各国都有“养马人”的荣耀职务,因阉人声音低哑,第三世拜皇认为阉人声音,跟马叫声很像,于是身穿“马图腾”衣物,统一为阉人正式服装,名字也以“马”开头。

    十常侍中,最受尼禄信任是马赛克,马莱模,马尔济斯三位内侍,以马赛克为首,人称“大内侍”。

    斯玛昭跟大内侍-马赛克结盟,两人各掌帝国内外。

    此次出兵鲁尼王国,也是斯玛昭勾结马赛克,对尼禄进馋言,说鲁尼王国污辱帝国,侵扰边界,使边境不稳,所以尼禄才同意出兵,但本意是想小小教训一番,却在传到北疆后,由斯玛昭下令成了-“灭国之战!”

    把鲁尼王国除了,波西米亚也是囊中之物,海贼算什么,立陶宛,东胡的波斯,更西的西里,他会一国一国讨灭,他要让雷霆旗从陆地飘向北海大洋,只要再等老不死的拜皇尼禄一走,他不到十岁的小侄子继位,他就是“帝国辅政”,“大将军”,“君士坦丁总督”。

    帝国三公,全由他一人兼职,接着是拜皇才能使用的“九锡”,等小侄子在因病死去,他哭个两日,西凉军开入君士坦丁,启动古制“贤君推举”,各军镇的领袖,会低头亲吻他的手掌,

    世间最伟大存在,“拜皇-斯玛昭”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